Friday, April 28, 2006

沒有宗教框框的靈性生命(四之二)

沒有宗教框框的靈性生命(四之二)

今天我想與大家探討一下,靈性生命與宗教的關係是什麼。很多人想起靈性、神修等,都會聯想起與宗教有關,好像沒有了宗教,就沒有了靈性與神修。今天我們就去探索這是否事實。


靈性幅度
  但其實還有一個幅度,叫做靈性幅度,這與靈性生活中的理性有所不同。我們很多時靠思考和真實的體驗而覺察和領略到出來,但是這不等同於精神生活,今天 我想跟大家較詳細的分析這方面。當一個人清閒時,會問問做人究竟是為了什麼?當你富有時你會問,你捱窮時又會問,你享受得多最後也是一般,吃得多魚翅都是 不外如是。
  婆婆未有讀過書,去銀行都要蓋圖章,有一次我去探她,我說她的兒子很好,住的地方有萬多呎,很大,但她郤說沒有什麼大不了,因容她藏身的地方只有一張 床,即使吃山珍海味,當人的胃吃飽了後,就什麼都吃不下。這些人真是很有智慧和有靈性。因她懂得明白做人究竟為了什麼。
  當我們問做人為了什麼或為何有痛苦,為何善有惡報,或是死了去那裏,生命是否永恒等問題,是一些常有問題,你讀過書與否都會問,人為何要出現在這世 界?父母生我,但我不願來到世界的,但為何我要來呢?但來到了,為的是什麼呢?究竟有沒有神?看肯定有神的人活得多麼的「符碌」……永遠享福是否真正的享 福?永遠快樂是否快樂?

終極關懷
  當一個人有時候靜下來,無論是受苦抑或享福,他懂得去問這些問題時,且懂得去關注這些問題時,靈性生命就開始,宗教家和神學家處稱這些問題為終極關 懷,叫ultimate concern,終極是我們人生最後的東西,是關於有沒有神,死了會到那裏,來這世界上做什麼等問題,這些或者你會在受苦時問,或在享盡榮華富貴時你會 問,我想除了有些少數人會不肯想這些問題之外,一些人可能因為生活而很辛苦,而沒有空閒去想,但其實在他辛苦時一定會想過做人究竟為什麼,這就是終極問 題。

靈性生活=終極生命的探索和關懷
  當我們去找尋答案,或問自己如何答覆上面的問題,或如何照我了解的去生活時,這就是靈性生命,這與終極關懷有關。這裡還未有神出現,但神會遲早出現, 問題是如果我們能認真面對這些不時會在腦海中浮現的有關問題,我就不怕這個人沒有靈性生活了,他一定有,如果只是問而不去求的話,就不行。因很多時我們會 問,但問完後就擱置一邊,於是靈性生命發展不到出來,這是可惜的。  
  這種問題有很多人會問,一些人會束之高閣,一些人則覺得這些問題多餘,沒有繼續追尋下來,一些人就會繼續追尋,追尋的途徑有很多。所以靈性生活就是對終極生命的探索和關懷。

願意尋找
  一個人的靈性生活其實是他的人生觀,亦是他對終極問題的理解和理解後的投身的結果,以及流露。我要正視這些問題,所以我要不斷的去問自己如何回答,這 個世上有沒有神?問完後我真的去追尋答案,當我問如果上蒼是慈善的,為何會有痛苦呢?我去追尋和找答案,我未必找到,但我會去找,當你願意去找,你就是活 在靈性生活當中。

活出生命
  而且,當我去追尋答案時,我會按著回答而去度我的生活,我不是只問問題,同時,我知道多少,我會活出多少,我可能不知道痛苦為何會來,我只知道它來了,我如何去面對呢?這是就靈性生活。
  死了後去那裡?我們不知道,因為沒有人死了後回來告訴我們,死後會到那裡。但當我們去探索時,會有很多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宗教人士給予不同的答案,但我會懂得分析,去追尋這些答案是否無稽或對我有好處,我就照我得到的道理去生活,這就是靈性生命。
  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會知道一些道理,有不少人會在宗教中找到令其滿意的答案,所有宗教都會回答我們這些問題,如有沒有神,有沒有永遠,痛苦那裏來 等,有不少的人進入了宗教,且能在當中找到完滿的答案,所以他們很開心的生活下去。這是一種人,這些通常是熱心教友,積極的基督徒,佛教徒等,他們找到了 答案。
  但有一些人是在宗教中得到啟發,而從中得到答案,他們不入宗教,但我們去探索不同宗教所提供的答案,而其中一些人發覺不同的宗教,經過了一定的探索和 經驗後,發覺能給予令他們滿意的答案,他們就按著這些答案生活。他們會感謝感激宗教,但他們不留在當中。這是第二個情況。
  第三個情況,一些入了教,一些沒有。他們在宗教的幫助下,漸漸更上一層樓,他們不滿意宗教給予的答案,他們要找到自己的答案,分別到嗎?本來宗教已很 清楚告訴我們!有天堂有地獄,有善神有惡神,有誡命你要守,有足夠的指引,但有些人偏覺得不夠,他們看到宗教給予的答案中,還看到有矛盾的地方,不滿意的 地方,他們願意去探索這方面。
  在宗教的規範太窄了,雖然給予的都是好東西,如果我能滿足於此,我其實可以是個快樂人,但我郤不滿足,想再上一層樓,這種人在教會內時,或者會變成先 知,或是叛徒。或這些人會很前衛,數十年後別人為你平反為聖人,有些可能是另尋自己的路,但他自己都承認他之所以這樣,是得到宗教的啟發,得到了求知和探 索永恒的力量。這種人會自己走自己的路,這個世界有這種人存在。

對真理的追尋
  我有個結論就是──人對靈性生命的重視和實踐,孕育出宗教,而非宗教產生靈性生命。分別到嗎?如果每個人能誠實做人的話,只要他不是麻木的話,一個普通人會對一般物質生活以外的問題有一種好奇心,不滿足的心而要去探索,這就是終極關懷和靈性生命。
  人有了這種傾向和對真理的追尋,對絕對的追尋,對不止於看得見,聽得到,觸摸得到的東西,而是心靈深處感覺到這個世界上,除了有些看到,聽到或觸摸到 的東西之外,還有些東西是真實的,但目前為止我們聽不到,看不到,觸模不到的,他就去追尋這些,這就是靈性生活。所以是先有靈性生命才有宗教。

教義和禮儀是任何宗教的支柱
  而宗教自然地提供一套信仰給大家,一會兒我會解釋這個信仰,信仰其實是一套教義和禮儀,因所有宗教都有特點,有一套教義,教義是解釋終極關懷問題的答案,每個宗教都有自己的一套,你信得舒服就相信,否則就不信好了。
  除此之外,每一個宗教都有禮儀,這班人聚在一起時會用行為去表達他們所信的,這就變成禮儀。教義和禮儀是任何宗教的支柱,表現得好與否,令人信服與否是另一回事,不過任何宗教,包括正教邪教都有禮儀和教義。
  這兩套東西就凝聚了我們的信仰,然後再將它系統化和將它變成一些較易聽的道理,或很清楚的戒條,提示等,這就變成了信仰。
  當然,我們在神修神學上,當我們談信仰時,我們會立即說不是這樣,信仰是另一回事,信仰是與神的關係,在此,我純粹以宗教學的角度去理解,信仰都是一 些以教義和禮儀凝聚出來的,有系統的、你聽得明白的一些東西。而當我們在信仰生活時,信仰生活亦提供了方法去滋養我們的靈性生活,這些都是我們所謂的神修 方法等。

答客問
問:當靈性生命出現問題時,而宗教可以幫他找到他接受的答案,那麼,應該是先有宗教才有靈生生命,但你郤說相反,所以我不太明白這個先後次序。
答:人先有了終極關懷,人有這種渴望和需要,對人生很多問題需要找尋答案,有了這種需要和努力,在這裏出現了宗教。

問:宗教可以給予他答案?
答:是的。每個宗教都會給予答案,而且可能某些答案會相同,但很多時都會不同。

問:如果一個沒有宗教的人,他有靈性生命時,是否代表他不完全,是否要透過宗教才能令他的靈性生活發展完全呢?例如當他問生命有何意義時,他已經有靈性生命,但他不去找答案,他就不可以了,但是否一定要透過宗教去找答案呢?
答:容許我用另一種答覆答你,不是直接答覆你的問題。當一個人自己的信仰生活,靈性生活活得透徹時,他會超越了宗教,即是說宗教可以說是他的起點,對他的 終極關懷給予答案,但當這個人嚴肅地去活自己的信仰生活時,到一定時間,他的靈性生活到了相當成熟境界時,宗教只作為一個機構,宗教當中的規範對他來說已 沒甚特別,已不重要。

宗教的作用
  宗教是有它的作用的,現在我便解釋宗教的作用是什麼。但宗教不是最終的目的。現在我們進入另一個探索,就是宗教之為用,宗教是什麼,有什麼作用?

提供一些答案
  第一樣用途是對終極的奧秘提供一套自成的答案,即自以為完滿的答案,而這答案會透過特定的語言和符號通傳給世界。
  當有一群人他們覺得對終極問題有一套完整的答案,他們將這個答案透過語言、文字、符號,符號的意思是行為、動作等通傳給外間世界,並與其他人和外在的 世界建立起交談的基礎。所以宗教的用途是可以提供給你認為滿意的答案,對終極問題的答案,這是第一個用處,一些領洗了的人都有此經驗,在領洗前會覺得做人 很悶,發覺領洗了的人像很好的,於是你會覺得可能有些東西他們有而我沒有的,所以你會去探索,去學道理和慕道,在慕道時,你又會覺得導師說的話像是很對, 雖然有些事我不太明白,但最少給予我一些解答,於是你漸漸進入去,開始接受它給你的答案,這就是你宗教生活的開始。靈性生活你已經有了,因你去探索。

凝聚善的力量
  第二是招集有同樣信仰的人,成為一股力量去推廣他們所信的,並去實踐改變或改善世界的力量,所有宗教都很希望透過自己的教義,行為去改善世界,使人與人之間相處得更好,使世界更平和,更友愛,絕大部份的宗教是這樣的,只有少數是例外,這是宗教之為用。
  我相信耶穌基督,你會認為:「我一個人信衪便可以了,我信衪的福音,又照衪的福音去行事,我不需要加入教會。」我們為何要加入教會呢?教會中有一群人 都是信仰基督的,這群人的善意凝聚一起成為一股善的力量,能更加影響和左右著這個世界,減輕世界墮落的程度,使這個世界活得更光彩。這是教會,宗教團體聚 合的原因,有同一種信念的人,聚合一股善的力量。

============================

男朋友一句:洗唔洗黎探監呀?
道盡心聲。

Monday, April 24, 2006

...............

唉.... 好多時候,人都係好似咩都冇做過咁。

我好快考試,今日一連掃左10個chapter,之後上icq,見到朋友send黎既link,有關生與死;睇左陣,個人好似去左另一個世界,好似d書同生死好大距離。好搞笑,明明是很接近生死的科目,偏好像最遠離。

好多時臨考試前,要花好一段時間,將個人調整到一個真係關心病人既狀態裏面。同學仔個個向度係咁背書,我就走左去睇醫院裏面既人。一個人一個生命。好多時,向一個坐輪椅既婆婆身上見到medicine,向考試裏面見唔到。

好 多時考試前,背書背到最頂峰既時候,我都會出去睇人。我好喜歡睇人。睇一個向你身邊行過既師奶,一個鴕背既呀婆,occasionally會見到個CP 仔,或者一個Downs,身邊有個義工,或者有個照顧佢既屋企人。我會向個師奶身上見到HT/DM, 同埋佢拎住左好大好大包藥... 每日一粒,每日一粒。會見到佢背後既屋企,仔女,丈夫,wonder佢地之間既關係係點既。感覺上我點樣做套exam,有冇miss左一個step都唔重 要,medicine醫到人嗎?人醫到人。望住書本裏面既知識,普通人 向裏面見到生命既可貴,見到生老病死悲歡離合。醫生見到專有名詞和象牙塔的知識,最新的科技發展。

有時見到d大醫生,對醫療科技的追逐和對新跑車、新音響組合的追逐心態同出一轍。有的是對科技的追逐,眼裏看不見人。醫治成了表現自己的方法,表演的一種,可以用來show off。生命被約化,人成了一個又一個diagnosis,lesion,syndrome。

同學們都承認學習裏的東西和病人相距很遠。我不知道同學們有沒有採取什麼方法拉近這種差距。有些人甚至不明白為何病人和家屬會這麼緊張。我不知道我可以做什麼。我只知道我不喜歡這種感覺。

以上是比較極端的形容。不少醫生不是這樣的,醫療專業和人性關懷也不是對立的,我也見過一些醫生能把兩者揉合得很溫柔。或許我是從書本中猛地抽出來,看了網頁,整個人楞了,PTSD吧。

=========================

加 多句... somehow,我覺得醫生不是主角。醫生是病人生命裏的一個配角。這人有何幸,讀了一堆書,便得以走進這許多人的生命之中。就算不是什麼大意義,也算在 另一個人的生命裏面有過一點兒影響。考試的時候,醫生是主角,在表演,一舉手一投足都計分,能夠跟足台詞做就最高分。離開試場之後,醫生和病人在相處,在 互相影響,冇script的,就只有兩個人的interaction。

=========================

Heyson既xanga度抄來的,好貼切!

醫學院一年一度的年終扮醫生大賽即將舉行,各參賽者均努力備戰中。

本年度的比賽採用四式混合制,分兩部份進行。

第一部份:寫作

本部份旨在考驗各參賽者在醫學"常識"上的寫作能力 (尤其於乜都唔識時的吹水能力)。請各參賽者留意,本年度不會有 Multiple Guess Questions (即MCQ).

舉行時間:二零零六年四月二十五日 (星期二)

第二部份:扮醫生

各參賽者須於指定時限內扮醫生,然後向一個扮病人的病人 (?!) 問取病歷。大會為求增加是次比賽的刺激度,本年度將即場加入醫學"常識"答問環節,保證各參賽者的賢上腺素高高高。

舉行時間:二零零六年五月二、三日 (星期二、三)

獎品

於是次比賽表現良好的參賽者將獲贈六星期的自費海外/國內/本地學習團及五年級入場券乙張 (不得轉讓)。

殘酷一叮

另於日前舉行的預賽表現優異的參賽者將獲邀參加高級組醫學"常識"殘酷一叮viva(答問)比賽。於此部份優勝的參賽者可獲得叮叮(distinction)或/及精美金牌一個。

舉行時間:待定 (將有專人通知獲邀的參賽者)

在此祝福各參賽者勁過~~~~ 加油~~

Friday, April 21, 2006

沒有宗教框框的靈性生命(四之一)

沒有宗教框框的靈性生命(四之一)關俊棠神父

http://hk.geocities.com/lokingip/fr_kwan1.htm

今天我想與大家探討一下,靈性生命與宗教的關係是什麼。很多人想起靈性、神修等,都會聯想起與宗教有關,好像沒有了宗教,就沒有了靈性與神修。今天我們就去探索這是否事實。

靈性生命與宗教的關係
  有兩樣東西我很想與大家分享,我曾到加拿大上課時,停留了一段長時間,我發現了一些特別的現象。我們上的不是宗教課,是有關於人格成長,整合,輔導 等,與宗教無關的,我有五十至六十個同學,我們相處時間久了,什麼都可以談,我發現這些同學是來自加拿大和美國不同階層的社會,他們很多都告訴我,他們是 領了洗,有些是基督教,有些是天主教,但他們已不去聖堂了,這不會感到奇怪,在歐美很多地方都是這樣。

  但令我覺得特別的是,他們有不少的都很重視和尋找精神生活和靈性生活。例如他們生活簡樸,不重物質生活,每天做祈禱默想,他們對生命關懷,且欣賞大自然,他們關注死後的生命。他們喜歡尋找不同宗教傳統及禮儀,他們有時候在家裏聚在一起時,都有這些禮節和禮儀。

  較特別的是,他們不太相信及強調人格化了的神,我們很清楚的是,神是三位一體,是父是子是聖神,及是降生成人的天主,他們不太強調和著重,他們在那裏找尋靈性生命的滋養呢?就在不同的古代原始的宗教,特別是東方或在哲學中找尋他們的靈性生活和滋養。

  他們不接受建制的教會,他們不接受教會是一個組織,他們不太理會和緊張上聖堂。但他們對教會的態度是疏遠而非攻擊,他們很好,最少不會知道我是 神父而追著我攻擊我的宗教。他們只是疏遠建制的教會,但他們又會承認自己是領了洗的教友,這裏我可以看到,即使有些人不上聖堂和對宗教失望,但這些人對自 己的精神和靈性生活沒有脫節,沒有疏忽。

  第二,近這十年,在香港和台灣都漸漸聽到,但在歐洲和北美地區,早在二三十年前已開始聽到,這就是新紀元運動(new age movement),宗教部都曾提及過這運動,叫大家小心,因來路不正,一不小心會走歪路。

  其實這運動不是組織,但是最初在三十年前,由一個住在加尼福尼亞的印度人帶起了一個靈性復興的運動,剛巧就遇上越戰,美國人受戰爭影響,對傳統 的宗教、生活、靈性都抱很大的質疑,亦發覺物質生活滿足不到靈性的需要。台灣都有很多關於這個印度學者和此運動的書,這運動並非要令自己成為一個組織。

  但是這班人從不同的宗教和哲學,古代哲學,去尋求生活的意義、靈性生活的方式和如何滋養自己的靈性生活和靈性生活。這班人漸漸凝聚成一股力量,叫新紀元。

主流宗教失去影響力
  我們只想提出一點,為何近三四十年來,為何會有新紀元運動的出現和興起?其中一個原因是,今日世界上的主流宗教,失去了影響力。有很多有心人來自不同 宗教,自小受不同宗教薰陶,但後來他們發覺到這些宗教如天主教、基督教、道教、伊斯蘭教、印度教等教派,這些教派未能讓很多人折服。

  主流宗教不能阻止人間的紛爭和衝突,大家都知道宗教是好的,但宗教存在已久,始終人類並無好過,其實大家若沒有過份熱心的成見,認為自己的宗教 一定最好的話,我們可以看看這個宗教已有二千多年歷史,但在這歷史期間,有時候得到了宗教的幫助,有所突破有所改進,但宗教有時有很多地方很矛盾,並製造 了紛爭,是不同宗教之間的紛爭,大家都信神和說愛,但這個愛或神都常成為我們爭執的原因。

  一些有識之士看到,不值得在宗教中追尋,但他們又覺得靈性和精神生活是重要的,於是他們自己去找,而不想留在所謂主流宗教的架構之中去找尋。

建制上過份發展
  其實主流宗教失去了影響力,有很多原因,其中是在建制上過份發展。宗教本身是追索靈性的,但因為宗教發展龐大時,便要有一定的組織和建制,而這些組織和建制若比靈性活命強的時候,就很可惜,影響了宗教之為宗教的本質。

宗教與政治掛鉤
  有時你要在一個地方發展你的教會和信仰,你必須要與當地的政治團體和力量扯上關係,當你一扯上關係就從此天下多事,有時是難以避免。同時,特別在這幾 十年間,與資本主義行了這麼多年,其實雜染了很多不太適合任何一個宗教的東西,因此,使宗教的靈性價值和發展或推展上失色,這是我幾年來觀察到的。


  一方面發現到有很多人離開了教會,但他們依然著重精神和靈性生活,一方面我們會說教會能提供很多答案,對人生有很理想的解釋,但又看到很多主流宗教本 身有很多內在問題,而影響了它的靈活性和傳遞靈性訊息的能力。這兩點我希望大家可以記得,這是作為我們今天主題探索的背景。所以不到聖堂的人,不代表他的 靈性生活比我們差,當然,只信自己和物質,靈性生命會乾枯的。這希望大家記住,沒有宗教的人不表示沒有靈性生活。

靈性生活
  一個人的生活有幾個不同的層次,第一是物質生活。最基本的是衣食住行,如果連這方面都滿足不到,談靈性和精神是紙上談兵。這是物質的基本需要,一個人 最少要養活自己,是令生命可以存在的基本需要。有得吃,衣服可閉體,有地方可住,這是基本需要的。否則,人的發展有問題。

  除此之外,要一個精神生活,所謂精神生活,一般可包括理性生活,懂思考學習和教育等等,古人說讀書為明理,現在讀書為賺錢,精神生活亦包含了感 情生活,感性生活,這方面不注重的,所謂精神是等同你的腦袋,越發達的話,你的精神生活越高,就疏忽了整個感性和感情生活,多得這數十年來,心理學的發現 使我們平衡了這方面。

  第三是社會生活,人是一個社會性的人,你喜歡與否都好,一出生都要與人有關係和關連,所以一個人的社會生活是作為一個人基本的生活態度,即與人 有接觸和有關係等,所以如果有缺乏,就有先天自閉症。就如一些小孩一出生就不懂與人接觸和有關係的話,就會變成自閉症。成年人都會有,是後天自閉症,不太 喜歡接觸人。

  當這三個生活能完全發展時,我們稱為全人發展。一個人的全面發展,如果某一個層面發展了,但其他則營養不良,這不是一個健康和正常發展,所以以上三個生活都能平衡發展,這才是一個健康的人。

靈性

告訴我,什麼是靈性?

或許,我不了解自身和上蒼的關係,失落了兩者之間的感情。

我知道若果說上蒼不存在,理性上我是拗不過去的。經驗上也是。

偏偏,我正在無視它的存在。

或許我在鬥氣。鄒家豪說有段時間他很想洗底。於我亦然。

對默想、開放心靈等等都有種恐懼。是這種恐懼促使我離開這一切。

問題是,我並不想失去靈性。

但,什麼是靈性?

關神父的講法,似是給了我一點點概念,但又若有若無。不像在與心中那對默想等等的恐懼對話。有點像微風掠過,不著痕跡。

問題仍然存在。

我需要找尋答案。但我不喜歡有人直接把答案給我。所以,這篇日記不允許留言。

Wednesday, April 19, 2006

ALS MCQ answer

考試季節竟然無啦啦要做ALS MCQ... 仲要一take過,今晚6點之前deadline!!!!
咁過份既安排,我地當然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啦。

ALS MCQ Answers (I've tried them myself, 100% correct ga, I don't know who collected them, anyway we should give big thanks to the original collectors!!)

1.c
2.d
3.d
4.b
5.e

6.c
7.e
8.a
9.c
10.d

11.b
12.c
13.c
14.d
15.c

16.a
17.b

Saturday, April 15, 2006

哦?哦。哦~~~

還是我嗎?

一封電郵到來;原來我不是想像中的那麼放得開。
我在逃避回憶。逃避得連自己也以為自己能面對及接受了。
我很清楚,沒有麪粉不能有麪包的事實。同樣地,沒有昨天的我也不會有今天的我。
沒有昨天的熱中,不會有今天的離開,也不會對過往的種種有如斯的慨歎。
一切仍然是如此環環相扣。

約我單獨見面,可以;回去老地方逛一逛,也能夠;再嘗過往那種熱情,不大自在;再去投身過往所做過的,不可能。
不是對宗教的撈什子理性邏輯問題。
壓根兒就是不敢回顧過去。
很害怕。

收到Joe的電郵。我可以用陳奕迅的「一切還好」壓過去的,卻把唱機按停了。
再重頭細味那首歌,回憶那時候的感情。

三年來,累積了很多。客觀的事實是,果實是結了不少,泥土卻貧瘠了。
是疲累吧。
還加上不少的疑問。
促使我停下來
再次發出深層的質問。

我開始反對某種單向二元式的立場表白。也對單純得接近天使式的要求感覺厭煩。站在道德高地不等於永遠正確亟須擁戴;滿身銅臭自私絕頂也不代表毫無意義亟須悔改。(政治亦然。白痴的政黨立場表態拉鋸戰,玩夠未?!)
解決問題的方法未必在道德高地中找到。相反,妥協求存亦未必能解決問題。
對左、右,開明、保守等等都感到厭倦;不論是政治、宗教,還是什麼。

每一方,我都看到其存在的意義,理解其本身的想法。每一方,卻又存在著那麼多的意氣用事和無限上綱;比起實際地解決問題,有著那麼遠的距離。

可以看看真正的問題嗎?

與Connie 吃飯,言談之間,我感到她頗緊張我的立場和目標是什麼。她不停地強調「你而家係未有一個確定既立場ga ma,你未有final destination ga ma」。我故意告訴她,離教者之家網主把我的日記輯成所謂「離教見證」的事,看得出她反應緊張。很可笑,教會和離教者之家都那麼需要立場。我說,我反對二 元地理解基與非基的關係。現時我的狀態是我路程的一部份,一切都是連續的,我並不是由這個身份跳去那個身份。給我貼上一個身份是沒有什麼意義的,有意義的 是我;不如直接觀看我吧。

Joe寄來的電郵,裏面是這首歌:

主啊求你憐憫我
每天新的清晨,心裏默默地盼望,
期望恩主的愛天天充滿賜能力上路,
其實我是多麼願意為你天天的背起,
這十架無奈對我實太重。

我的心多麼渴求,心裏默默地等待,
期望心中的刺可給取去有能力上路,
如若你是刻意讓我面對鍛鍊這信心,
盼望你賜我堅忍不放棄。

主啊求你憐憫我,賜我新心再歌頌,
願將心中的刺交給主你專心的上路,
主啊求你憐憫我,可否給我再開始,
願將心中的愛再度獻給你。

現在回望,我看見天真、衷心的愛的光芒。我感到那時的熱力。像磁石一樣的吸力。純真赤誠的信念。我微笑了,人,總是要這樣走過來的。

哦~~ 還是我。

Monday, April 10, 2006

畜生級男人

現正閱讀:李師江《畜生級男人》









「我 的腿再也支撐不住我瘦的身子了,到苟城三天,我瘦了好幾斤,突如其來的事件像一把小刀一點一點的割去我的肉,顴骨已經凸出來了,人像個風箏。但我的腿 依然打軟,一個馬仔伸手扶我,沒有扶住。死神從山谷那邊飛過來,是的,人只有在死亡的邊緣才會如此清晰看到他,黑的披風,寒氣襲人的身體,背著一袋東西叫 恐懼。我像隻蝸牛只能伸出觸鬚抱住陳叔的腳。我誠懇地對陳叔說,陳叔,我真的沒有……」

* * *

「我在歌廳的時候,見到一些客人,第一眼真是噁心,我討厭那種胖男人,豬頭豬腦的,而且讓你覺得那不是活豬,是死豬,動一動都很困難。那肚子凸出來,生殖器反而凹下去了,怎麼看就不像有性別特徵。
但是呢,聊上後,你會慢慢不討厭,不但不討厭,還覺得挺有親和力。為什麼,你摸摸他身上高檔的衣服料子,聞到高級的菸味兒,聽他侃一些賺錢的問路,你會覺 得他腦滿腸肥但智商還挺高的,跟他在一起挺踏實的,至少小費什麼有保障,也許還有一出手就很大方的。你先前對他的噁心就沒了,這就是魅力的源泉,而且是很 實在的魅力,不是那種泡沫的力。你問什麼泡沫的魅力,比如說一個男人長得好,長得好有什麼用,最多也就有當鴨子的基礎,沒本事賺錢就不算什麼魅力。現在不 是流行泡沫這個詞嗎,這種男人就很泡沫呀。」

* * *

李師江在小說裡笑著用解剖刀劃開自己,他身上的落魄、窮酸與無賴讓人一覽無遺。我們與他一起嘲笑傷口,卻在這傷口裡照見自己的虛偽與假正經。

Friday, April 07, 2006

萬言書

張國棟萬言書《相煎何太急》
刊於2006.4.6 時代論壇 時代講場

近日流傳有一股力量要 求整頓《時代論壇》,驟然間,網上有些人出來爭相要指摘《時代論壇》的不是,亦開始有人說出現了 白色恐怖。作為頗緊貼事情發展的我,對此事有一定想法,所以撰寫此文作一些疏理和分析,尤其針對一些流行但卻是錯謬的意見。人的心理有時是很奇怪的,總要 自己支持的聲音得到別人認同或承認有少許道理,方肯罷休,但做得不好的地方卻總不願面對,甚至推出各式各樣的理由來解脫。當涉事者各自有對和錯的地方時, 人們便只會一股腦兒的指出別人錯的地方,不承認別人說對了的地方,結果便是無日無之的爭擾,漸演變為意氣之爭。拙文的目的是盡最大努力將各道理陳明,駁倒 歪理,讓被歪理所屈者消消氣,也將的確值得注意的問題揭示出來,我所指的歪理,存在於很多人的言論裡,或沒有表態的人的行為表現裡,所以我不是特別在偏幫 任何一方,相反,我擔心一次過得罪很多人呢。無論怎樣,即或如此,人總有自己的觀點,讀者或會覺得不全面,但這仍是值得一看的,畢竟,我們中間沒有人肯這 樣細心地寫一篇萬言書,把問題重整和分析,相信拙文總能給讀者一些整體地認識此事的門徑,只要讀者謹記筆者也有自身觀點的限制就是了。

續看請按此

必看喔!

Wednesday, April 05, 2006

Religious diagnosis

摘自 妙齡‧Me 4/4/2006的entry

今晚的House (《醫神》), 說到聖誕前夕Dr. House 收了一個修女病人.

'I'm glad that you didn't make a religious diagnosis' said one of the nun.

'Religious diagnosis'. yes. we do make a lot of these. doctors make medical diagnosis. believers make religious diagnosis. how can we differentiate what they're based on? knowledge? faith? experience? or... just 'belief'?

still thinking about what Dr. House said.

Yes, me too, still thinking about what you quoted from Dr. House.

I have no intention to dwell into complicated politics. If we put down the religious googles, Brokeback Moutain is a movie which tells deeply the souls and the struggles of love. It is NOT about being homo or hetero. There is no struggles about "is this a sin" and "if we should boycott this movie". Just put down the googles for a moment, be more humane, and try to understand human souls.

Jesus understands human nature deeply and empathetically. It's ironical that the followers of Jesus never do.

我很喜歡盧雲在《和平路上》寫的話:

「謙卑就是不斷深化與所有人感通一體的知覺。那是讓人自由地確認:「我和其他所有人一樣,我為此而感恩!」」—104

「當 我們的「是」仍 然是充滿憐憫時,即是說仍然是以人為中心時,我們這時代的複雜問題便不會將我們拖進絕望之中,我們的心也會燃起愛的烈火。我們不能愛一 些問題,但我們可以愛人。而對人的愛向我們顯明處理問題的方法。富憐憫之心的抵抗者永遠都直接看著真實的人的眼睛,不自己以人類的天然傾向過早地分析「真 正的問題」。」—106

「很多爭取和平者因為面對我們時代的嚴重問題,已經失去喜樂,變成宣告災難的先知。不過,任何人如果無情地宣佈世界末日即將來臨,希望藉此推動別人參與爭取的工作,都不是締造和平者。」—109

Tuesday, April 04, 2006

白色恐怖

小女子今日算係明白咩叫白色恐怖.... 亦由幾星期前對此字眼的迷惘變為接受,甚至認同。講真,認真相當震憾。

事件環繞教會對同性戀的 討論和電影《斷背山》。差不多一年前,教會對同性戀的討論隨著性傾向歧視立法的討論開始,主要是開明派和保守派之爭。一年來,討論一直停留於各自表述的階 段,理性討論空間不斷縮小,信徒亦多次被迫表態。一年後,戰場更移至溫和保守派和極端保守派之中;鬥爭方法亦由各自表述,走向文革式的批鬥。

1. 獨立媒體報導觀宣黃國堯牧師訪問。
http://www.inmediahk.net/public/article?item_id=100255&group_id=11
http://www.inmediahk.net/public/article?item_id=100260&group_id=11
2. 觀宣的聲明 http://www.cmacuhk.org.hk/version4/activities/cma06001/notice_l.tif
3. 影音使團「試探山的啟示」信仰反省特區 在近期成立http://www.media.org.hk/voice/temptation/
4. 胡牧接受影音訪問 http://www.hkchurch.org/GenericStyles/Content.asp?PaperID=0010&ID=9776
5. FES張小鳴的文章 http://idealistmonomania.blogspot.com/

Recommended: 克萊門特博客 的評論。